每個人健身就都一定要練硬舉、深蹲、臥推嗎?

常被問到:每個人健身就都一定要練硬舉、深蹲、臥推嗎?

先說結論,我認為當然不一定。如果你的教練告訴你非做這三個動作不可,而他又沒有充分理由說服你,那我建議可能可以考慮換一位教練試試看🤔🤔

我對訓練動作的看法,我試著用兩段話簡單的解釋:

1. 【沒有什麼最棒的訓練動作是一定要做的, 只有最適合你身體狀況的動作。】

適合,可以幫助緩解、解決身體問題,或有效避開疼痛的動作,我認為就是好的動作。(當然,疼痛科學很複雜,建議有嚴重的問題還是要就醫檢查治療)

2. 【沒有什麼是最危險應該要避免的訓練動作, 只有你身體狀況還沒有準備好的動作。】

還沒準備好,無論是關節活動度、穩定性,或是神經肌肉控制能力不夠,就算是大家讚賞為再好再受歡迎的動作,我都不建議做。

硬舉、深蹲、臥推這三個只是以大家最常練的動作來當例子與提問,我對這三個動作沒有偏見,畢竟我自己的訓練內容有時也包含這三個動作。

但是,當教練不斷強迫你鑽研特定幾個動作,告訴你:本來這些「反正就是一定要做」的動作,我們不妨退一步思考,真的有教練說的這麼必要嗎?適合我的目標嗎?為了達到目標,有沒有更有效率的方法達成?為什麼大家做我就要做?有沒有可能其他動作對我而言訓練效果更好、更適合我的身體狀況?

所以我在此想表達的想法,可以從「健身三大動作」這個觀念來延伸到各大訓練系統。

我對各訓練系統也沒有太大的偏見,畢竟每個訓練系統都有它有意義有價值的地方,

但唯一比較感冒的是,

最近會開始看到一個個層出不窮的新系統、新訓練方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接著就會開始看到各種批評謾罵其他訓練系統,尤其在還沒有顯著與充分的研究結果成果時,就拿著現階段其實科學角度還站不住腳的系統抨擊其它系統,有時候真是看得哭笑不得。這是非常可怕、自傲自私的行為。

找到自己身體最適合的訓練系統/動作,是最重要的事。

而教練的工作,則是協助學員找到最適合他們的訓練動作。千萬不要「 #不知其所以然的訓練自己/他人」, #不要別人練什麼你就練什麼;而現在產業中各大訓練系統的提倡者,衷心希望我們謹惕自己,從我們自身講師/教官的身份出發,不要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散播錯誤知識、抨擊其他訓練系統。

希望這個產業能更健康,希望大家能保有一個理性清晰的頭腦。畢竟讓社會大眾身體更健康,才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想要達成的願景:)

#沒有什麼最棒的訓練動作是一定必須要做的
#只有最適合你身體狀況的動作
#沒有什麼是最危險最差應該要避免的訓練動作
#只有你身體狀況還沒有準備好的動作
#大家晚安元宵節快樂🏮🌙
#認同請分享給家中需要的長輩😁

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—蔡奇儒, CSCS,*D
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—蔡奇儒, CSCS,*D

Written by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—蔡奇儒, CSCS,*D

蔡奇儒為醫適能 (MedEx) 特殊族群訓練機構創辦人,為台灣首間專注致力於特殊族群訓練的專業研習培訓機構,致力於鏈結醫學與體適能兩大產業,實踐「運動是良藥」的核心價值。專長領域涵蓋:癌症運動、功能性高齡訓練、懷孕及產後訓練、疼痛科學及下背痛訓練、糖尿病訓練、肥胖訓練等特殊族群訓練領域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