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長壽,我們需要多少身體活動?

最近在家裡買了一台飛輪,為了我與家人們的心肺功能健康。跟大家分享一些數據,分享我是如何獲得家人支持,並成功說服他們一起響應了這個決定。

心血管疾病(CVD)每年奪去了1,790萬人的性命,是造成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。

根據2017年美國CDC的資料,男性有24.2%死於心臟疾病,女性則是21.8%死於心臟疾病,都是死亡首要原因,次之則是約造成21%的癌症。

若以年齡來看,我們可能會更有感覺:

25–44歲死於心臟疾病的比例只有10.1%,但是到了45–64歲的年齡層,則比例將提高至2倍:20.8%。若再將年齡拉高來看,大於65歲死於心臟疾病的比例則是到了25.1%,到了85歲以上更是上升到28.6%,將近1/3的比例。

這些數據可能可以告訴我們,若是希望站在健康長壽的觀點來說,心臟與血管的健康絕對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留意的。

這或許也是為何世界衛生組織(WHO)、美國心臟協會(AHA)都建議一般成年人應該要達到「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訓練的時間累積」,或是75分鐘劇烈有氧運動訓練時間累積。

AHA同時也建議要搭配每週至少兩次的中等至高強度的阻力訓練,增加肌肉適能。所以並不是追求心肺功能健康就一定代表需要犧牲肌肉適能健康。

大家也要留意的是,運動是良藥但不是萬靈丹

我們可以了解一下有哪些是可以改善並避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:

* 缺乏身體活動

* 不健康的飲食

* 高於正常值的血壓

* 菸草使用

* 膽固醇

* 肥胖或過重

例如,對於一般人而言,雖然我們一開始沒有辦法達到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要求,但是只要開始運動,一定會比缺乏身體運動的狀態來得更健康。另外就是控制體重,避免維持著肥胖或過重的身體,也是一個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。

對我來說,家裡擺一台飛輪只是開始,也是一個自我提醒:運動是多面向的,有氧與阻力訓練都應該要盡量兼顧,促進心肺適能與促進肌肉適能

同樣地,健康應該也是多面向的,透過隨時關注自我的生活作息的改善,增加身體活動、多元健康飲食、盡量避免吸煙喝酒、定期追蹤身體健康檢查,控制良好體重,相信如此一來,就能夠往健康長壽的生命更靠近一步

-

參考資料:

*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tinues to b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the world today (World Heart Federation)

*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(CDC)

* How much physical activity do you need? (heart. org)

--

--

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—蔡奇儒, CSCS,*D

蔡奇儒為醫適能 (MedEx) 特殊族群訓練機構創辦人,為台灣首間專注致力於特殊族群訓練的專業研習培訓機構,致力於鏈結醫學與體適能兩大產業,實踐「運動是良藥」的核心價值。專長領域涵蓋:癌症運動、功能性高齡訓練、懷孕及產後訓練、疼痛科學及下背痛訓練、糖尿病訓練、肥胖訓練等特殊族群訓練領域。